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实为多功能“镜屏”(2)

来源:孔子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6月10日 10:40:4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我们先用毛刷清除屏风表面泥土与杂质,再对其进行拍照存档,以及测量称重,最后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。”海昏侯墓文物保护专家杨小林介绍,屏风的

“我们先用毛刷清除屏风表面泥土与杂质,再对其进行拍照存档,以及测量称重,最后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。”海昏侯墓文物保护专家杨小林介绍,屏风的修复需要经过前期的文物清理、分析、检测和三维扫描等技术性工作,后期还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清理和修复,将现场其他散落的文物与孔子屏风进行组合还原当时场景,才能再现西汉屏风的昔日光彩。

据了解,屏风出土时,虽历经2000多年时光,但屏风上的漆画颜色依然非常鲜艳,文字也清晰可见。如何在最大的保护程度下修复其原貌,是专家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

专家推测,孔子镜屏应是围在床榻的一角,绘有孔子、曾子等人的那面正对着主人、床榻长边;绕到后面,则能看到《衣镜赋》和钟子期听琴图。(来源:科技日报;记者 魏依晨)

衣镜背面是漆木屏板,形状近似屏风,上面绘有孔子、颜回等人的图像和传记,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留存的最早的孔子画像。

关于这类绘像屏风的内涵,著名艺术史家巫鸿认为:“至少在1世纪时,就已经形成了在屏风上描绘典型历史人物的惯例……屏风环绕着座位或床榻,它的这种位置便于用图画对人进行教导,也使得历史人物与当前观赏者的关系更为亲密。”

王楚宁认为,孔子至圣,是最好的修身“镜鉴”。屏风一面绘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,旁书圣贤传记,取的是“左右图史”的意思;衣镜一面为青铜大方镜,能够“借镜以观形”。主人坐于榻上,屏风相围,观圣人言行;绕至屏后,衣镜以鉴,察自身容貌,通过“图史自镜”,从而“明得失”。

类似屏风在历史长河中一度流行

文章来源:《孔子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kz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0/775.html



上一篇: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将举行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
下一篇: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成立

孔子研究投稿 | 孔子研究编辑部| 孔子研究版面费 | 孔子研究论文发表 | 孔子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孔子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